昆山市第二中学 2016-2017 学年第二学期单元调研(英语作文宠物
简介:昆山市第二中学 2昆山市第二中学 2016-2017 学年第二学期单元调研(二)016-2017 学年第二学期单元调研(二)
科目:初一语文
命题:朱心怡 周昆山市第二中学 2016-2017 学年第二学期单元调研(二)玉蓉 审核:仇春梅
时间:120 分钟 总分:130 分
第一部分(25 分)
1.阅读下面一段文昆山市第二中学 2016-2017 学年第二学期单元调研(二)字,按要求回答问题。(6 分)
人间四月天,一树树的花开,相依相 wēi,随风摇弋,轻舞旋律。纷纷扬扬飘落的,绽放着美丽,流光
yì 彩,昆山市第二中学 2016-2017 学年第二学期单元调研(二)馨香满怀,明媚了岁月,芬芳了生命,带来了美好。让人生多了一份期待,多了一份浪漫,将希望
的火种点燃,将平淡的生活描绘得金璧辉 huáng。昆山市第二中学 2016-2017 学年第二学期单元调研(二)
(1)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。(4 分)
①相依相 wēi_______ ②花 bàn_______ ③流光 yì_______彩 ④辉 huáng_______
(2)从上面的选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。(2 分)
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 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
2.默写。(8 分)
①万籁此俱寂,_____________________。常建《____________________》
②_____________________,禅房花木深。
③_____________________,归雁入胡天。
④大漠孤烟直,_____________________。____________《使至塞上》
⑤晴川历历汉阳树,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⑥_____________________,烟波江上使人愁。崔颢《黄鹤楼》
3.名著阅读(5 分)
你看那些道童害怕,丢了皮鞭,报道:“师父啊,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,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!”大
仙闻言,呵呵冷笑,夸不尽道:“孙行者,真是一个好猴王!曾闻他大闹天宫,布地网天罗,拿他不住,果
有此理。你走了便也罢,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,冒名顶替?决莫饶他,赶去来!”那大仙说声赶,纵起云头,
往西一望,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,正然走路。
(1)《西游记》中的孙悟空善变。选文中他成功将四棵柳树变成了师徒四人冒名顶替,而在小说第六回将
自己变成土地庙时,却遇上了“尾巴不好收拾”的麻烦,他是怎样处理的?(1 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大仙道:“……曾闻他大闹天宫,……”请概括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中的典型情节(至少写出两个),并
指出大闹天宫的故事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。(2 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3)选出对名著《西游记》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。( )(2 分)
A.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,惹恼了龙王四兄弟,被告到天庭。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
安,封悟空为“弼马温”。
B.悟空得知“弼马温”真相,气愤之极,打伤太白星,回到花果山。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,
悟空打败天兵天将,直到玉帝封他做“齐天大圣”才暂时作罢。
C.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,虽然他勤谨能干,不伤害百姓,但因相貌丑陋、食量惊人,又经
常飞沙走石、来去无影,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。
D.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,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,让悟空费尽周折。酣战之际,观音
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,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。
4.阅读下列新闻,回答相关问题。(6 分)
从去年开始,我国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出现了共享单车(即“摩拜单车”)。它与原本的公共自行车不同,
不用办卡,没有车桩,用二维码就能开锁,在 APP 上就能找车。
(1)企业针对“知晓度”和“使用率”,在 20-45 岁人群中随机抽取 300 名进行了小型调查:(2 分)
不知道
“摩拜单车”
安装“摩拜单
车”APP,但未曾使
用
偶尔使用
“摩拜单车”
经常使用
“摩拜单车”
固定使用
“摩拜单车”
2#1%%
从表格可知,调查结果是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探究阅读下列材料,写出你从中发现的问题。(2 分)
材料一:近日,朝阳区大望路华贸桥附近的八王坟东公交车站遭遇“围城”,近千量停放在这里的共享单
车占据了进出站车道,给进出站的公交车带来了不便和隐患。(2017.3.24《北京青年报》)
材料二:有网友称,福州新兴新村 3 号楼过... 更多>>
简介:2016-2017 学年第二学期星湾学校阶段性调研
七年级 语文学科 2017.3
欢迎同学们参加检测,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的提醒:
1.本卷共三部分,13 小题,共 6 页,满分 100 分,考试时间 120 分钟。
2.答题前,务必将自己的姓名、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。
3.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,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。
一、积累与运用(22 分)
1.阅读文段,根据段落中的拼音写上汉字。(4 分)
自从搬到了西校区后,郑枫每天都要搭乘 117 路公交上学了,今天的站台上人很多,郑枫一边 zǔ
( ① )咒这该死的天气,一边吃着 nì( ② )味的油饼早餐。车来了,大家一拥而上,遗憾的是他手中
的油饼被一位女同学的书包碰掉在车厢里,她俩顿时面面相 qù( ③ ),气氛甚是尴尬,旁边的另一同学还
幸灾乐祸的打趣道:“郑枫,你被 kāi( ④ )油了!”
①zǔ( )咒 ②nì( )味 ③面面相 qù( ) ④kāi( )油
2.默写古诗文名句,并写出相应的作家和篇名。(6 分)
①晴川历历汉阳树,____________________。(_________《黄鹤楼》)
②居高声自远,____________________。(虞世南《蝉》)
③____________________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(《黄鹤楼》)
④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,成为最知心的人,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(高尔基《童年的朋友》)
3.走入《西游记》,完成下面问题。(8 分)
(1)下图是《西游记》的取经路线图,请读图回答问题。(5 分)
①唐僧取经之行的起点是 ,目的地是 。(填写上图中的地名)(2 分)
②唐僧师徒在下列地方分别遇到了什么困厄?请选择正确的答案。(填写序号)(3 分)
平顶山( ) 琵琶洞( ) 狮驼岭( )
A.狮、象、鹰三魔王把唐僧师徒全部擒走,要烧火开锅把他们蒸了来吃。
B.孙行者被银角大王用须弥山、峨眉山、泰山压住。
C.唐僧被蝎子精用法术卷走,逼他成亲。
(2)星湾话剧社团邀请你携一名同伴参加“西部寻梦之旅”活动,唐僧师徒四人中,你会选谁一起同行?
请结合人物性格特点简要说明理由。(3 分)
我选 ,理由 。
4.综合实践(4 分)
苏州园区的凤凰书城之前一直是爱书者常去之地,但自从诚品书店来到苏州园区后,有很多爱书者选
择了诚品,对此星湾的学生和老师都有自己的看法。下面是星湾学校小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同学和老师的
观点:
学生 1:我喜欢阅读,之前一直在凤凰书城泡着,但诚品入驻苏州后,我就选择在诚品买书、读书了,
因为诚品环境优雅,离我家近。书店还有推荐图书,方便和引导着我的阅读。
学生 2:我还是喜欢凤凰书城,因为我感觉这里更像一个读书的地方,虽然装修没有诚品那么“豪”,但
我依旧喜欢凤凰书城。可能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在作祟吧!
老师 1:这两个书店我都去过,个人感觉喜欢凤凰书城,我在这里找到一种自在感,可以自由、随意的
躺着或者坐着读书,而诚品给人一种“作”的感觉,搞笑的是很多来诚品的不是读书、买书,就是来摆个姿势
拍几张照片而已。
(去过两家书店的同学回答)我的观点:
(去过其中一家的同学回答)我的观点:
(一家都没有去过的回答)我对钟爱的书店的定义:
二、阅读与理解(38 分)
(一)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(6 分)
山居秋暝(王维)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
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提破山寺后禅院(常建)
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
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
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
万籁此俱寂,但余钟磬音。
5.小明对这两首诗的理解觉得有困难,于是在微信上向诺诺求助。请你帮诺诺给小明回复微信,把下面微
信的空缺处补写完整。(6 分)
(二)阅读下面甲乙两文,完成问题(12 分)
【甲】普少习吏事,寡学术,及为相,太祖常劝以读书。晚年手不释卷,每归私第,阖户启箧取书,
读之竟日。及次日... 更多>>
简介: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2016.11
2016-2017 学年 第一学期 初一年级周末练习 11
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(24 分)
1.根据拼音写汉字。(8 分)
qī( )息 和 xù( ) 苦 sè( ) 静 mì( )
应 hè( ) 凋 bì( ) 磅 bò( ) 遗 hàn( )
2.修改错别字。(4 分)
轻飞漫舞 闲情逸志 细滋漫长 摇曳多姿 披蓑戴笠
茅塞顿开 秋波澹澹 花枝招展 星罗旗布 承前启后
错别字
改 正
3.默写古诗文(6 分)
今夜月明人尽望,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但愿人长久,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四面湖山归眼底,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青山有幸埋忠骨,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海纳百川,_______________;壁立千仞,_______________。
心有三爱:______________________;园栽四物,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4.名著阅读。回答下面有关《小王子》的问题。(4 分)
(1)小王子跟爱他的玫瑰花,他每天给她做哪些事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小王子遇到了一只狐狸,它说:“_______________________”。小王子不明白是什么意思,护理解
释,它的意思是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5.探究下面的材料,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。(2 分)
材料: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,一只饿慌了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,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后,它
就一通饱吃,吃完了倒头就睡,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。有时,它也想跳出来算了,
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,嘴里便直发痒痒。直到有一天,它发现米缸见了底,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
跳出米缸去了。结果可想而知: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,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。
我的启示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6.口语交际(婉言拒绝)(2 分)
假如放晚学后,张明同学邀请你去网吧玩电脑游戏,你如何拒绝他的邀请,既不伤害与这位同学的感
情,又能劝说他及时回家。
我是这样说服的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(36 分)
阅读《三峡》完成下面问题。(11 分)
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。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,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至于夏水
襄陵,沿溯阻绝。或王命急宣,有时朝发白帝,暮到江陵,其间千二百里,虽乘奔御风,不以疾也。春冬
之时,则素湍绿潭,回清倒影。绝巘多生怪柏,悬泉瀑布,飞漱其间,清荣峻茂,良多趣味。每至晴初霜
旦,林寒涧肃,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空谷传响,哀转久绝。故渔者歌曰:“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
泪沾裳。”
7.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组:( )( )(4 分)
A. B.
C. D. E.
8.作者写三峡春动之景时,不禁发出了“清荣峻茂,良多趣味”的赞叹,请从春动之景分别摘引表现下列美
景的词、句。(3 分)
清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荣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峻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9.阅读上文及李白的《早发白帝城》,回答问题。
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
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
①在上文中找出与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”意思相同的句子。(2 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②《三峡》和《早发白帝城》都写到了“猿声”,请你简要谈谈两者有什么不同?(2 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阅读文言文,完成问题。(8 分)
自护其短
北人生而不识菱者,仕于南方。席上啖菱,并壳入口。或曰:“啖菱须去壳。”其人自护其短,曰... 更多>>
简介:1
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
一、病句类型
(一)语序不当
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:
1、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:
例:我国棉花的生产,长期不能自给。(“棉花的生产”
应为“生产的棉花”)
2、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:
例: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。(将“充分”调
至“发挥”前,并删掉一个“的”)。
3、多层定语语序不当:
例: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。(应将“几千年前”
调至“文物”前)
4、多层状语语序不当。
例: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。(应将“任
意”调至“欺侮”之前)
5、关联词语位置不当:
例: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,事业就会受到损失。(“他”
2
应移到“如果”的后面)
6、主客颠倒:
例:奥斯特洛夫斯基的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对于中国
青年是不陌生的。(应改为: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
的。)
7、分句位置不当:
例:对于自己的路,他们在探索着,他们在判断着,他
们在寻找着,他们在思考着。(应改为:对于自己的路,他
们在思考着,他们在判断着,他们在探索着,他们在寻找
着。)
(二)搭配不当。
1、主谓搭配不当:
例: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。(“精神”与“浮
现”不能构成主谓关系,可将“精神”改为“形象”)
2、动宾搭配不当:
例: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。(“纪念”的只能是“三八
节”,不能是“到来”)
3
3、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:
例: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,又虚心地征求了
专家们的意见。(“严肃”不能修饰“研究”,可以改为“认
真”、“慎重”等)
4、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
例: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。
(“做好”是一面性的,“是否深入”是两面性的。此外“作
风是否深入”也讲不通,应该是“干部是否深入群众”。这
句话有两种改法: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“生产救灾工
作做得好不好,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。”或将第二分句
改成一面性的,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“干部深入群众是做
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”。)
5、关联词语搭配不当:
例:既然你来了,我也该走了。(“既然”和“也”不
能搭配使用,应将“也”改为"就”)
(三)成分残缺或赘余
1、成分残缺
(1)缺主语:
例: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,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。
4
(应改为“由于这样好的成绩,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
扬”)
(2)缺谓语
例:旧社会,劳动人民吃不饱,穿不暖的生活。(或去
掉“的生活”,或在“吃”前加“过着”)
(3)缺宾语:
例:他们胸怀祖国,放眼世界,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,
终于夺得了冠军。(应在“敢搏”后加“的精神”)
(4)关联词语残缺:
例:这次学术会,收获很大,时间并不长。(应在“时
间”前加“尽管”一词)
2、赘余
(1)堆砌
例: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,负责掌握渔民的生
活及生产的管理。(“掌握”应删去。)
(2)重复
例:一年来,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,获得
5
了一定的工作经验。(第二、第三个“工作”应删去。)
(3)可有可无
例: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。(应删去“离现
在”。)
(四)结构混乱
(1)句式杂糅
例:你不认真学习,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。
(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,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
完整。如果用反问句,应是“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?”如
果用判断句,应是“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”。)
(2)语句杂糅
例: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《生存》,作者是一位蜇
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。(去掉句末的
“作者之手”)
(五)表意不明
1、指代不明:
例:有人主张接受,有人反对,他同意这种主张。
(“这种主张”到底是指“接受”,还是“反对”,交代不
6
清。)
2、句子歧义:
例: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。(究竟是“妹妹”
心里着急呢?还是“爸爸”“妈妈”心里着急呢。还是“妈
妈”心里着急呢?可在“爸爸”和... 更多>>
简介:1
2
词义的引申方式
3
词义引申举例
(一)连锁式引申(链条式引申):
? 1、要:金文作? 、 ,《说文》:“要,身中也。
”
①昔楚灵王好细要。(《墨子·经说》)
腰
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,要绝天下也。(《战国策·秦
策》)? 中间
③吴人要而击之,获邓廖。(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)
拦截
④虽曰不要君,吾不信也。(《论语·宪问》)
要挟
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。(《孟子·公孙丑》)
求得
⑥地不知寒人要暖,莫把人衣做地衣。(白居易《红
线毯》)? 需要
4
? “要”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:
①腰(人体的中间部分)②中间
(事物的中间部分)③拦截(迫
使他人中途停止前进)④要挟
(迫使他人改变意向,满足自己的欲望)
⑤求得(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)
⑥需要(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)
5
? 2、防:《说文》:“防,隄(堤)也。”
①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。(《吕氏春秋·慎小
》)? 堤坝
以防止水。(《周礼·地官·稻人》)
②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(《国语·周语》)
堵水、防止水患
③吾闻忠善以损怨,不闻作威以防怨。(《左
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)
杜渐防萌。(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)
禁止、防备、防止
④义礼义防民。(盐铁论·本议)
祖俗而施教,察失而立防。(《后汉书·桓谭
传》)? 约束
⑤君子行有防表。? 规范、标
准
6
? “防”的意义线索可以用下图表示:
①堤坝(堵水所用的建筑)
? ②堵水、防止水患(堤坝的作用是堵水)
③禁止、防备、防止(由堵水泛指堵塞禁
阻等意思)
? ④约束(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)
⑤规范、标准(有约束而形成的行为规范)
7
(二)辐射式引申
? 节:《说文》:“节,竹约也。”
①竹则笋苞抽节。(左思《吴都赋》)? 竹节
②其于木也,为坚多节。(《周易·说卦》)
风断蒲草节,霜埋翠竹根。(杜甫《建都十二郎》)
木节、草节
③彼节者有间,而刀刃者无厚。(《庄子·养生主》)
关节
④寒暑易节,始一反焉。(《列子·汤问》)
季节、节气
⑤每闻琴瑟之声,则应节起舞。(蒲松龄《促织》)
节奏、节拍
⑥时穷节乃见。(文天祥《正气歌》)? 气
节、节操
⑦长幼之节,不可废也。(《论语·微子》)
礼节
⑧强本而节用,则天不能贫。(《荀子·天论》)
节约
⑨(苏武)杖汉节牧羊,卧起操持,节毛尽落。(《汉书·苏建
传》)?旌节、节杖
8
? “节”的引申线索可以图示如下:
? ①竹节
? ②木节、草节(用于草木)
③关节(用于动物)
④季节、节气(用于时日)
⑤节奏、节拍(用于音乐)
⑥气节、节操(用于道德)
⑦礼节(用于社会)
⑧节约(用于用度)
⑨旌节、节杖(用于外交)
9
? 、贱:《说文》:“贾少也。”
①心忧炭贱愿天寒。(白居易《卖炭翁》)
价钱低
②朝廷不敢辞贱,军旅不敢辞难。(《韩
非子·有度》)? 地位低下
③左右以君贱之也,食以草具。(《战国
策·齐策》)? 轻视
④老臣贱息舒祺,年少,不肖。(《战国
策·赵策》)? 自谦词
10
? “贱”的引申线索如下:
? ①价钱低
? ②地位低下、卑贱
③轻视、认为卑贱
④自谦词
11
三、综合式引申
? 信:《说文》:“诚也。”
①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(《老子》)
言语真实
②与朋友交,能不信乎?(《论语·学而》)
诚信
③人谓子产不仁,吾不信也。(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
年》)? 相信
④舜其信仁乎?(《韩非子·难一》)
的确
⑤用为符信,上书自陈。(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)
信物
⑥诗好几时见?书成无信将。(杜甫《寄彭州高三十
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... 更多>>
文章来源: 作文万能网-规范的作文-作文出去买 http://www.trechii.com文章标题: 昆山市第二中学 2016-2017 学年第二学期单元调研(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trechii.com/yyzwcw/272.html
上一篇:一年级日记大全50字2 下一篇:没有了